九江是江西第几大城市

九江,雅称“浔”,历史上曾以柴桑、江州、浔阳之名见诸史册,是江西省下辖的重要地级市。作为赣北地区的核心城市,九江在区域发展中占据关键位置:它不仅是南昌与九江一体化战略的双核心之一,也是环鄱阳湖城市群中承担副中心职能的重要枢纽。同时,九江作为长江中游城市群的组成部分,依托黄金水道优势,在长江经济带建设中发挥着支点作用,更成为辐射赣鄂皖湘四省交界区域的现代化中心城市。 根据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截至当年11月1日零时,九江市的常住人口规模已达460.0276万人。这一人口基数为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充沛的人力资源支撑。作为承东启西的重要节点,九江凭借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北临长江,东倚鄱阳湖,南接赣北平原,形成了水陆联运的立体交通网络。这种区位优势使其自古就是商贾云集的通衢要地,如今更发展成为现代物流与产业集聚的高地。 在经济发展方面,九江坚持生态优先与绿色发展并重,既注重保护鄱阳...

九江:江西省真正的第二大城市?

九江坐落于江西省北部,地处长江中游南岸,是华东地区具有重要地位的城市。这座城市不仅自然风光秀美,更承载着深厚的历史积淀与人文传承。作为长江沿岸的重要节点,九江凭借其独特的地理优势,形成了兼具历史底蕴与现代活力的城市风貌。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九江始终是文化交流与经济发展的重镇。这里曾是古代重要的商贸枢纽,如今更发展成为江西省举足轻重的经济中心。近年来,九江持续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积极培育新兴产业,为城市发展注入新的动力。通过不断完善基础设施、优化营商环境,这座城市吸引了众多海内外投资者前来兴业。 从经济数据来看,九江的地区生产总值保持着稳健的增长态势。这座城市的综合实力在省域经济格局中占据着重要位置,其发展质量与效益也在持续提升。现代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与服务业协同发展,形成了多元化的产业体系。同时,传统优势产业通过技术改造与创新驱动,不断焕发新的生机。 在追求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九江始终...

九江和湖北哪个市交界

江西省九江市坐落于中国中部偏北区域,是江西省内一座具有重要地位的城市。该市管辖范围包括浔阳区、濂溪区、柴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八里湖新区、共青城市、瑞昌市、庐山市、武宁县、修水县、德安县、永修县、湖口县、都昌县以及彭泽县等多个行政区域。这座城市不仅在地理上占据优越位置,还与湖南、安徽、湖北三个省份接壤,形成了四省交界的独特格局。这种区位优势使九江成为连接华中与华东地区的重要枢纽,促进了区域间的经济协作与人文交流。 九江市地处长江中游南岸,鄱阳湖西侧,依山傍水,自然环境得天独厚。境内山川秀丽,水域广阔,长江穿城而过,与鄱阳湖交汇,塑造了丰富的水系网络和湿地生态。庐山作为著名的风景名胜区,以其雄奇险峻的山势和四季分明的景致吸引着众多游客,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的美誉。此外,还有石钟山、龙宫洞等自然与人文景观交织的景点,共同构成了九江独特的旅游资源。 在经济方面,九江市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和便利的陆...

九江最近的城市有哪些

九江是江西省下辖的一座重要城市,坐落在长江中游与下游的交界地带。它周边环绕着多座城市,彼此之间联系紧密,其中距离最近、关系最密切的,当属省会南昌。南昌不仅是全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还承载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同时展现出蓬勃发展的现代都市风貌。从九江向东北方向延伸,便到达黄石,两地交通便捷,经贸互动频繁,人文往来也十分活跃。向南而行,则是上饶地区,这里与九江共享相似的山水景致与文化氛围,都体现出赣北地区特有的自然与人文气质。九江与南昌之间,不仅地理上相邻,更在历史渊源、经济发展和民间交流等多个层面相互交织、彼此呼应。这两座城市共同构成了区域发展的重要支点,在交通、产业、旅游等方面形成互补格局。它们之间的互动,不仅促进了两地各自的繁荣,也推动了整个赣北地区的一体化进程。无论是从历史脉络还是现实发展来看,九江与南昌始终保持着紧密的合作关系,成为江西中部城市群中不可或缺的双核力量。...

江西九江是南方还是北方人

江西九江坐落于江西省的北部,地处中国东南部,位于长江中下游的南岸,紧邻鄱阳湖之滨。作为江西省下辖的一个地级市,九江属于华东区域,是典型的江南城市代表。这里素有“江南鱼米之乡”的美誉,自然资源富集,山水风光秀美,生态环境宜人。九江的地理位置优越,处于长江与鄱阳湖交汇处,水网密布,土地肥沃,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发达、物产丰饶之地。其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尤其以水稻、水产闻名,是江南地区重要的粮食和渔业基地之一。同时,九江还拥有众多自然与人文景观,如庐山、鄱阳湖湿地等,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观光游览。这座城市不仅在经济上具有重要地位,还在生态保护和文化传承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是华东地区一颗璀璨的明珠。...

2026年居民医保缴费启动,三点要明白

2026年度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参保缴费工作已陆续展开,为确保顺利参保并享受相应待遇,以下几点信息值得关注。首先,关于缴费时间,今年呈现出与往年不同的特点。受个人筹资标准尚未最终确定的影响,包括安庆、合肥在内的多个地区已明确将集中参保缴费期延后。这些地区的具体启动时间,需等待国家及省级相关部门公布最终方案后再行通知。因此,参保人务必留意本地医保部门发布的最新官方信息,避免错过办理期限。对于未作延迟安排的地区,参保缴费工作通常仍会遵循往年惯例,预计集中在2025年9月至12月进行。在此常规时段内成功缴费的参保人,其医保待遇享受期则为完整的2026自然年度,即从2026年1月1日起,至2026年12月31日止。 其次,及时获取准确信息至关重要。鉴于各地政策启动时间可能存在差异,最稳妥的方式是主动关注并查询所属地市医疗保障局通过官方网站、官方微信公众号或社区公告等渠道发布的正式通知。这些平台会...

合肥2025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缴费几月份开始缴费

合肥市2025年度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参保缴费工作,将于2025年1月1日正式拉开帷幕。这一具体时间节点的设定,并非随意之举,而是当地社会保障主管部门经过审慎研究与全面规划后作出的决定。相关部门在确定启动日期时,充分考量了国家层面的政策导向、地方养老保险基金的统筹管理需要,以及广大参保群众的现实情况与便利性,其根本目的在于确保整个缴费流程能够顺畅、高效且有条不紊地进行。 为确保每一位参保人都能及时、准确地完成缴费义务,并充分了解自身的权益,社保机构预计会通过多种官方渠道发布详细的办理指南。这些指南通常会明确涵盖缴费的具体标准、可供选择的支付方式、办理业务的地点与流程,以及重要的截止日期等关键信息。建议参保人员密切关注社区公告、地方政府官方网站、官方政务新媒体平台或直接咨询社保服务热线,以获取第一手且最权威的通知。 养老保险制度是社会福利体系的重要支柱,它直接关系到参保者退休后的基本生活保障。...

安徽省2026年居民医保 缴费

为确保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的顺利开展,合肥、芜湖、铜陵及六安四市原计划于9月1日启动的2026年度居民医保集中参保期将暂缓实施。延期的原因在于,目前国家和省级层面尚未明确下一年度居民医保的个人缴费具体标准。待相关筹资标准正式公布后,上述城市将立即组织开展参保工作,确保居民能够及时缴费并享受医保待遇。 在参保资助政策方面,滁州市对特定困难群体给予了重点扶持。根据规定,特困人员、重度残疾人、计划生育特殊扶助对象以及优抚对象等群体,其个人应缴纳的医保费用将获得全额资助,个人无需承担任何费用。对于低保对象,同样有相应的参保资助政策,以切实减轻其经济负担,确保这些弱势群体能够平等地获得基本医疗保障。 这一系列安排旨在平衡政策执行与居民实际需求,既确保医保筹资标准的科学合理,又充分体现对特殊群体的关怀与照顾。通过精准施策,努力实现应保尽保的目标,让医疗保障体系更好地服务于广大城乡居民。...

2026年安徽农合医保缴费时间是多少

关于2026年度安徽省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具体缴费时间,目前尚未有明确安排。根据安徽省以及合肥、芜湖、铜陵、六安等多个地市医疗保障部门发布的信息,原计划于9月1日启动的2026年度居民医保集中参保工作,因国家及省级层面尚未最终核定居民医保的个人筹资标准——包括财政补助部分和个人应缴金额——而不得不推迟。 这一延迟主要源于上级部门对筹资政策的统筹考量尚未完成。居民医保的筹资标准通常包含个人缴费与财政补助两部分,两者需协同确定。在国家和省级具体标准未正式下达前,各地市无法启动相应的参保缴费程序。因此,原定的集中参保期只能相应顺延,具体何时开启,需待上级通知明确后才能确定。 目前,全省各级医保机构正密切关注相关政策动态,待个人缴费标准与财政补助标准正式公布后,将第一时间通过官方渠道向社会发布,并随即组织开展参保缴费工作。建议广大参保居民留意当地医保部门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或社区公告等正式信息发...

合肥医保缴费什么时候开始的

合肥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行按年度集中参保的政策。每年的九月一日至十二月三十一日被设定为常规的集中参保缴费时段。针对外出务工群体的实际情况,这一期限可适当放宽,最迟可延至次年的二月末。 在常规集中参保期内,居民可以选择线上或线下多种渠道完成缴费。线上途径包括关注“合肥医保”官方微信公众号进行操作,或登录安徽医保公共服务平台办理;线下则可前往所在社区、行政村等指定服务点,在工作人员协助下完成参保登记与费用缴纳。这种集中办理的方式,旨在提高参保效率,确保医疗保障体系的有序运行,同时也为市民提供了充分的便利。 将参保时间相对固定,有助于医保经办机构更精准地进行资金测算、资源调配和数据统计,从而为下一年度的医保服务平稳实施奠定坚实基础。对于因外出务工等原因未能在常规期内办理的人员,设置延长期则体现了政策的灵活性与人文关怀,力求让尽可能多的居民,特别是流动性较强的群体,能够被纳入医疗保障的安全网之...